中文简体  |  English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社会学系  全职教师
郑作彧

郑作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博士。兼任中国社会学会时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德国耶拿大学特许教授资格研究员,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客座研究员,德国生态经济研究院学术专栏撰稿作家。2012年获《德国时间政治学会通讯杂志》评选为优秀青年学者。2015年获社会学年会最佳论文一等奖。2019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2020年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与成伯清、郑震为共同成员)。2021年获南京大学第一届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研究方向为研究方向为社会理论。目前专注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研究。

电子邮箱: cehepar@nju.edu.cn

  • 科研成果

  • 学术访问与国际会议

  • 主持完成和承接的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其他

专书:

2018《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Soziale Geschwindigkeit: Ein theoretischer Grundriss und eine zeitpolitische Fragestellung. Berlin: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期刊论文/专书收录论文:

2022〈建构弹性生命时间结构区间〉,《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1日第6版。(第二作者,与胡珊合著)

2022,〈时间的系统构成──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中的时间概念〉,《社会学研究》,第二期,页69-91(CSSCI)

2021,〈工业时代中的人类危机──哲学人类学与批判理论关于工业技术问题的共识与分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十二期,页175-787(CSSCI)

2021,〈卢曼的风险理论及其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1卷第六期,页83-94 (CSSCI)(第一作者,与吴晓光合著)

2021,〈齐美尔的突现论思想〉,收录于任强、汲喆编,《现代世界的思想者:齐美尔研究辑选》。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1, “Book review: Hartmut Rosa’s 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36(5): 757-761.  (SSCI)(第一作者,与章抒文合著)

2021, “Die Max-Weber-Rezeption in der chinesischen Soziologie. Histo-risch-gesellschaftlicher Hintergrund, Übersetzungen und Forschungsansätze”, in Andrea Maurer (ed.), Mit Leidenschaft und Augenmaß: Zur Aktualität von Max Weber. Frankfurt am Main/New York: Campus, pp. 229-259.(第一作者,与黄心烨合著)

2021,〈“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学术月刊》,第53卷第五期,页120-133 (CSSCI)

2021,〈化用的生活形式,还是共鸣的世界关系?――批判理论第四代的共识与分歧〉,《社会科学》,第三期,页53-67 (CSSCI)

2021,〈我们这个马赛克照片世界:当代真实的社会建构形式〉,《广东社会科学》,第一期,页181-194 (CSSCI)

2020, 〈生命历程青年阶段的父辈嵌染〉,《中国青年研究》,第二期,页5-13。(第二作者,与胡珊合著)(CSSCI)

2019,〈齐美尔社会学理论中的突现论意涵〉,《广东社会科学》,第六期,页173-184 (CSSCI)

2019,〈批判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自由概念及其不足〉,《社会科学》,第二期,页71-80 (CSSCI)

2018,〈生命时间的结构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期,页99-106(CSSCI)

2018,〈承认的社会构成〉,《社会》,第四期,页180-211(CSSCI)

2018,〈生命历程的制度化:欧陆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第二期,页214-241。(第一作者,与胡珊合著)(CSSCI)

2018,〈时间形式的时候化:社会时间形式的改变及其当代现状〉,《学习与探索》,第一期,页21-36(CSSCI)

2017, “The ecology of social time: An outline of an empirical analytic framework of the sociology of time”, Time & Society, 26(2): 137-164. (SSCI)

2015,〈齐美尔的自由理论──以关系主义为主轴的诠释〉,《社会学研究》,第三期,页97-122(CSSCI)

2014,〈社会速度研究:当代主要理论轴线〉,《国外社会科学》,第三期,页108-118(CSSCI)

2014,〈迈向社会学的时间研究,从爱里亚斯的《论时间》出发〉,收录于爱里亚斯(Norbert Elias)著,李中文译,《论时间》(Über die Zeit)。台北:群学,页4-21

2013,〈时间生态学:时间社会学的新研究概念建立之尝试〉,《台湾社会学刊》,第五十二期,页31-78

2010,〈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当代时间政治的问题:一个时间社会学的分析〉,《台湾社会学刊》,第四十四期,页213-275

2010,〈慢下来,多想一点吧:评介《没时间思考:媒体速度与24小时新闻循环的威胁》〉,《新闻学研究》,第一〇四期,页247-258

2008,〈驾驭速度(?)的理论:评哈穆特罗沙《加速:现代时间结构的改变》〉,《文化研究》,第七期,页244-257

2006,〈《金门日报》的新闻公共责任之实践及其与公共新闻学理论的比较〉收录于锺起惠编,《公民的新闻与社群想象》,台北:世新大学,页157-172

其他:

2022,〈如何对抗加速内卷的社会?〉,《信睿周报》,第六十五期,页1-5。(第二作者,与Hartmut Rosa

2018〈齐美尔的社会学与计算机仿真技术〉《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18926

2018, “Von der einsamen zur gemeinsamen Zeit”, IÖW – Blog Postwachstum, 26. Juli 2018.

翻译作品:

2022,《不受掌控》,哈特穆特罗萨著,郑作彧、马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社会理论二十讲》,汉斯约阿斯、沃尔夫冈克诺伯著,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关于理解社会学的一些范畴〉,马克斯韦伯著,作彧译,《社会理论学报》,第22卷第2期,页291-339

2018,《新异化的诞生》,哈特穆特罗萨著,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时间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7BSH015)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已结项)

2015,“自由实践力之考察:以重庆市民的时间运用为主要范畴”(SWU1509150)课题负责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一般项目。(已结项)

2014,“家庭时间生态研究”(SWU1409329)课题负责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博士启动项目。(已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