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个人著作: 1.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三联书店2017年版。列入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 2. 《中国人的日常呈现》,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丛书) 3.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面子、人情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成就出版社2003年版。 8.《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简体字版,22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繁体字版,22万字,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司2000年版。 10.《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的一项本土研究》, 30万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11.《面子•人情•关系网》, 20万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B、主编及参编著作: 1.《我国社会信用:理论、实证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版 2.《社会信任:理论及其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我们信谁——关于信任模式与机制的社会学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4.《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取径》,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8年版。 5.《华人本土心理学与华人本土契合性》,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8年版 6.《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辑,25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8.《社会科学本土化:多元视角解读》,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司2001年版。 9.《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10.《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蜕变中的中国家庭》,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 12.《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女性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劳动社会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 香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16.《社会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现代社会心理学》,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C、主要学术论文: 1.“人如何被预设:从关系取向对话西方”《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5期。 2“试论本土性研究的正当性与可行性”,《管理学报》,2017年,第5期。 3.“爱情与姻缘:两种亲密关系的比较研”,《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 4.“伦:中国人之思想与社会的共同基础”,《社会》,2016年,第5期。 5.“耻感与面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1期。 6.“朋友有信”与现代社会信任,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年7月20日14版 7.“信用危机的社会性根源”《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第1期 8.“关系与谋略:中国人的日常计谋”,《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9.“信任的本质与文化”,《社会》,2014年第1期。 10.“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的心理学传统”,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2014年,第41期 11.“人情与制度:平衡还是制衡?”,《开放时代》,2014年第4期。 12.“也谈儒家文化与信任的关系——与《再议儒家文化对一般信任的负效应》一文的商榷”,《社会科学》, 2013年,第6期 13.“脸面运作与权力中心意识——官本位社会的心理机制研究”,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3期。 14.“乡土中国的变迁——也说‘无主体的熟人社会’”,光明日报理论版,2011年9月20日11版 15.“诚信、信任和信用:概念的澄清与历史的演进“,《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 16.“社会信用: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 17.“关系与权力:从共同体到国家之路”,《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18.“中国人的大公平观及其社会运作模式”,《开放时代》,2010年,第5期 19.“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 ,第3期。 20.“从社会资本向关系的转化”,《开放时代》,2009,第6期 21.“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 22.“本土的人际传播研究:关系的视角与理论方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23.“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 24.“信任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25.“社会心理学30年”,《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 26.“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7.“社会学的转向”,《社会》,2007年,第3期; 28.“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9.“社会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社会理论论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传统性与现代性:中国人社会行为模式及其变迁”,南京:《中国研究》,2005年,创刊号; 31.“一场游戏,一场梦”,山东:《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 32.“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33.“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34.“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杭州:《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35.“本土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批判、反省与出路”,香港:《社会理论学报》,2001年,第1期 36.“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传统与现代的一致与冲突”,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37.“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38.“评华人心理学报”,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冬季号。 39.“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40.“儒家的社会建构:社会理论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香港:《社会理论学报》,1999年,第2期。 41.“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 第4期。 42.“中国人的社会行动结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终结”,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3.“由公及私:中国组织资源流向探析”,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44.“人际关系结构中的平衡性原理及其本土的解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年鉴1995~1998》,专稿。 45.“中国‘土政策’的功能分析”, 北京:《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46.“从油画人体展说开去”, 北京:《东方》, 1996年, 第5期。 47.“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 一项个案研究”,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6年, 第3期。 48.“《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 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 第2期。 49.“走向现代化的江村人——中国家族主义中的亚文化现象及其现代意义”, 南京:《江海学刊》, 1996年, 第5期。 50.“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构”, 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5年, 冬季卷 (总第13卷)。 51.“中国人的面具人格模式”,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5年, 6月号, 总第32期。 52.“中国人‘窝里斗’吗? ”, 北京:《东方》, 1995年, 第6期。 53.“中国人的脸面观——一种本土研究策略的探讨”北京:《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1995》,专稿。 54.“走出本土化的两难困境”, 北京:《东方》, 1994年, 第6期。 55.“中国人在社会行为上是什么取向? ”,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 第4期。 56.“中国人的脸面观: 有关其向度及其假设”, 台湾: 《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2期 (1994)。 57.“‘泥’与‘沙’——为中国‘国民性’之症结求答案”,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4年, 4月号, 总第22期。 58.“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3年, 第4期。 59.“论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 1993年, 第2期。 60.“东方天书新探——将军崖岩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 61.“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双重取向——‘内聚’与‘内耗’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2年, 第3期。 62.“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1年, 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