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编著
1. 《地位差异及其再生产:转型中国社会分层过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 《向善?向恶?中国公益观察2013》(与陈友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 《向死?向生:中国公益观察2012》(与陈友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 《江苏省就业质量蓝皮书2019》,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9;
主要学术论文
1. “利益分化视角下大学生中‘非常态’社会行为和精神样态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4期;
2. “‘第三类劳动’及其权益保障:问题与挑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8期;
3. “利益分化、地位焦虑与教育竞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4. “Does Education Expansion Affect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 In: Deng, Y., Gao, B. (eds)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Springer, Singapore. April 2021;
5. “党政关联与双重‘经纪人‘: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居委会”,《人文杂志》,2021年第11期;
6. “新经济形态下的‘两栖青年‘’斜杠青年‘——兼论新就业形态“,《人民论坛》,2021年第24期刊;
7. “Social origi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China: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70 birth cohorts”,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2020,7(1);
8. “中城市移民的住房——基于社会排斥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4期;
9. “地理空间与住房不平等:基于CFPS2016的经验分析”,《社会》,2020年第4期(与刘欣合作);
10. “新就业形态的类型特征与发展趋势”,《人民论坛》,2020年第26期;
11. “‘98房改’的历史与社会影响:基于利益分化的视角”,《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2. “新就业形态及其潜能释放”,《群众》,2020年第4期;
13. “教育扩张是否影响了教育收益率——基于中国城镇数据的HLM分析”,《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14. “住房不平等与劳动力市场的弱关联性”,《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15. “生源效应:居住空间阶层化与教育不平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16. “社会组织形成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江汉学术》,2019年第2期;
17. “Housing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the heritage of socialis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2018 5:12.
18. “义务教育资本化:成因与社会影响“,《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19. “城镇青年住房状况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2003-2013“,《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2期。
20. “社会出身于教育获得——基于CGSS 70个年龄组数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2期(与风笑天合作);
21. 大城市住房功能的偏移与阶层结构的重塑.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22. “青年准市民的居住城镇化:政策趋向与可能的困境”,《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第1期;
23. “收入不平等的公众感知与态度: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4. “收入结构对消费支出影响的阶层差异”,《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25. “Social disparities in body mass index (BMI) trajectories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1991–20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2017.vol16 (1).
26. 生育率的阶层差异将形塑M型社会,《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期(与陈友华合作);
27. “残疾人福利与残疾人慈善——兼论政府、社会、市场关系”,西安:《人文杂志》,2014年第8期;
28.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变迁及其内在逻辑”,《学术月刊》,2014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
29. “体制分割与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差异”,上海:《社会》,2014年第3期;
30. “想象与事实:调查研究中的文化障碍”,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3期;
31.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出路: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研究”,北京:《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与陈芳合作);
32.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测算方法述评”,南宁:《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与鲁翠花合作);
33. “从家庭照料到生活自理: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照料方式研究”,临汾:《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与陈芳合作);
34. “组织化的权力和资本与碎片化的多元利益主体——旧城改造中的公众参与及其本质缺陷”,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5. “户籍制度下的教育不平等研究综述”,贵州:《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与蒋萌合作);
36. “吃人的嘴软吗?基于审计师餐旅费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会计评论》,2011年第1期(与王兵、苏文兵合作);
37. “教育收益率的部门差异及其引发的思考——以东部一个发达城市为例”,贵州:《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38.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教育获得: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的视角”,北京:《教育学报》,2011年第6期;
39. “从住区内过滤到住区间过滤:单位制消解与城市居住空间变迁”,西安:《人文杂志》,2011年第6期;
40. “地位获得的资本理论:转型社会分层过程的一个研究视角”,贵州:《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41. “分层过程中的权力与市场——对当代中国分层过程研究的反思”,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2. “趋于隐蔽的再生产 ——从职业地位获得看阶层结构的生成机制”,广州:《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43. “从GPI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北京:《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
44. “家庭背景与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的阶层差异研究”,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45. “论市场转型与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南京:《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与万闻华合作);
46. “断裂、碎片抑或结构化:对当前中国阶层分化的再认识”,西安:《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
47. “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一项对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公平性的实证研究”,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与陈友华合作);
48. “教育分流意向——差异与影响因素”,南京:《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第3辑,(与风笑天合作);
49. “从方法论到中国实践: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分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0. “从‘再分配’到‘市场’——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研究综述”,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51. “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52. “家庭背景与教育分流:教育分流过程中的非学业性因素分析”,上海:《社会》,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