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体 | English |
![]() |
|
谋思谈实录|禹兴西羌——灾后重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下的北川大禹祭 |
![]() |
时间:2018-03-28 浏览次数:819次 |
3月22日下午4点至6点,南京大学人类学研所邱月老师做了题为“禹兴西羌——灾后重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下的北川大禹祭祀”的讲演。讲座由邵京老师主持,周培勤老师等老师出席并评议。
邱月老师首先介绍了调查地区属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汶川地震灾区,四川省北川县禹里乡,这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处,王朝国家时期的帝国统治的边缘。北周时期此地设县、宋代设军。明代时期白草河流域多次战乱,政府大量修建卫所,通过军事力量对此地进行管理。清代政府则通过文化教化管理此地,到了民国时期,北川境内大部分地区被认为几乎完全汉化。所谓“羌区”指羌族聚居区, 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地理界限,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此地作为羌区的东部边缘,北川人有着很强的身份认同困境。在王朝国家时期,此地居民期望认同为汉人,却被汉人视为蛮夷。在当代,此地民众被识别为羌族以后,却并不为羌区核心的典范羌族所认同。在地震发生后以及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北川作为羌族自治县被外界关注,这加剧了当地人的身份认知焦虑。 ![]() 可是,在1980年代以后北川恢复民族识别工作以后,当地的话语体系发生了改变。在1950年代北川境内少数民族大多被认为是藏族,只有56人被识别为羌族,在1982年以后,北川识别为羌族的人口越来越多。为了申请成为羌族自治县,从1982至1997年十余年时间内,北川的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由两千变为了七万羌族,大约占了羌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多。快速地人口增长引起了其他羌族地区的不满。为了合理化自身的羌族身份、发展当地旅游业,北川县的话语体系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大禹认同”变为“禹羌文化”,将大禹崇拜这种地方信仰与羌民族相联系,并且举办了与之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禹羌文化” 的说法逐渐深入人心。 在当地,有这两套关于大禹的祭祀体系,官方祭祀以及群众的庆典。2001年开始,当地政府注资原有的东岳庙,在庙内祭祀大禹。在地震之后,此庙由绵阳市佛教协会管理,变为广莲寺,当地政府重新注资此寺,以祭祀大禹。大禹祭祀活动已经申请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由政府主导,以民祭为主,官民同祭。” 在2014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生日这天,北川禹里村与浙江禹陵村结为姐妹村,在一番热闹的民俗巡游之后,在广莲寺前大禹广场上举行了官方祭祀大禹的活动。以此同时,禹穴沟口的禹王庙前,地方民众在举行着他们的大禹诞辰祭祀,活动由民众自发发起,没有制度化的流程。民众在禹王庙聚餐、上香烧纸、在禹王像前祈福。在这场民间庙会参与者的认知中,大禹更多是一个地方神祇,并没有与羌族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华夏正统等抽象议题联系起来。 在王朝国家时期,当地的大禹话语体现的禹里是化内之地,是汉文化的认同,而在现代的民族政策、旅游推广以及非遗申请中,大禹逐渐成为了一种羌文化符号。这些认同的转变实质上由地方精英推动而转变,民众并不能切实地理解这些转变的意义。虽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成为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利益驱动,然而在精英的推动下,80年代以后出生、已经有了羌族认同的新一代产生了真实的身份的焦虑。尤其在地震发生以后,在聚光灯下的北川不断地被强调为羌族自治县,当地政府也在积极的构建羌文化符号,将禹羌文化中的大禹传说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邱老师总结到,在王朝国家时期中由地方汉人管理者对于禹的正统话语的书写,和现在地方所推崇的“禹羌文化”看上去是两条方向不同表征,但其实是对于大禹的象征意义的一种叠写,实际上依然是属于中华民族正统范畴的话语体系。而非遗作为一种新的正统化、标准化的结构使当地的文化构建为正统的范畴。 接着,周培勤老师评论到邱月老师的研究,认为历史背景层面的资料较多,但是非遗的背景知识、现在当地的非遗发展方面的表述对于我们理解当地的文化构建更有帮助。当地的做法和其他地区作为的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相似之处,在市场经济中挖掘民族文化以变现。这些做法有着共同的市场逻辑,而北川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并询问了邱老师什么当地在许多可能性中选择了大禹,在这整个事件中的不同角色的影响。邵京老师评论道:邱月老师的研究缺少了羌族的视角,看上去更像是以闹剧的口吻进行描述。我们需要将话语的可能性也考虑进来,当地官员与精英可能会将其描述为喜剧,这背后是有政治文化的背景以及商业的促进。 邱月老师介绍了非遗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地非遗申请的现状。邱老师表示自己在正在思考自己的研究与其他地区的类似的事件的联系。对于民间信众来说大禹更多是一个地方神,但是由于官方话语的不断建构和仪式的生产,官方的祭祀体系是否已经覆盖了民间信众的祭祀行为还不得而知,还需要深入研究。大禹既是当地广泛接受的信仰,却更是华夏正统的表征。 其他师生也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讨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 文/张亦然,审稿/杨渝东,图/韦小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