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姓名奖励名称奖励年份备注
陈云松中国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
陈云松牛津大学Clarendon Scholarship 2007-20102007-2010
陈云松牛津大学Nuffield Studentship 2007-2011 2007-2011
成伯清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
成伯清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
成伯清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
成伯清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成伯清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
成伯清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成伯清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
成伯清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怨恨与承认——一种社会学的探索》
成伯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
方长春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5)2003
方长春 2003年度“挑战杯”南京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5)2003
方长春光华奖学金二等奖(个人)2003
方长春南京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个人)2005
方长春笹川良一奖学金一等奖(个人)2006
方长春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个人)2008
方长春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个人)2008
方长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入选江苏省精品课程(1/4)2008
方长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4)2008
方长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个人)2009
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排名1/5)2008
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排名1/5)2007
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南京大学精品课程;(排名1/5)200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200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个人)200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获得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个人)2007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2006
风笑天论文“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获得江苏省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
风笑天《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获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5)2005
风笑天《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5)2004
风笑天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第八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2003
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一文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3
风笑天著作《社会学研究方法》获得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3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一书湖北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2001
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一文获武汉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
风笑天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0
风笑天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998
风笑天华中理工大学97-98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1998
风笑天华中理工大学“11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0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1998
风笑天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1997
风笑天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
风笑天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度“华为奖教金”1996
风笑天华中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996
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特征”一文获《社会学研究》创刊十周年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1996
风笑天《独生子女》一书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1995
风笑天《独生子女》一书获湖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著作类)三等奖1995
风笑天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1993
风笑天北京大学荣获“首届光华博士奖学金”1989
风笑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首届严景耀奖学金一等奖”1987
风笑天“北京陆学艺社会学基金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2012《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2012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本科精品教材”(个人) 2011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个人)2011
贺晓星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2
贺晓星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7/10)2011
贺晓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5/5);2009
贺晓星“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5);2005
贺晓星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5);2005
Lee, SungTaeFellowship of Japan Society for Promotion of Science2004-2006
Lee, SungTaeFulbright Scholar-in-Residence at Moravian College2000-2001
Lee, SungTaeJapa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Monbukagakusho Scholarship)1991-1997
闵学勤专著《城市人的理性化与现代化》获第五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05
闵学勤论文《从田野研究到都市研究——都市人类学研究方法之演进》获得第八届中流与喜玛拉雅基金会奖2004
闵学勤2011年度南京大学石林集团奖教金2011
闵学勤第六届“社会网及关系管理”学术年会学者论文一等奖2010《社区权力博弈过程中的公民性建构》
闵学勤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一等奖2010《社区冲突: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
汪和建南京大学“五·二0”青年优秀论文奖(个人)1988
汪和建南京大学双元奖教金三等奖(个人)1994
汪和建江苏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个人)1994
汪和建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个人)1995-1999
汪和建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99
汪和建南京大学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个人)2000
汪和建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2001
汪和建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1
汪和建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个人)2003
汪和建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研究成果奖(个人)2004
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课程入选南京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个人)2005
汪和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个人)2008
汪和建南京大学石林集团奖教金2010
吴愈晓2011-2012年度山东大学重大学术荣誉奖2012
吴愈晓中国社会学年会(哈尔滨)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
吴愈晓中国社会学年会(西安)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
张鸿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2005
张鸿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2《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
张鸿雁第十八届全国副省级党报一等奖2010《“都市转型病”能否避免》
张鸿雁201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10《城市文化资本论》
张鸿雁2011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8《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周晓虹“光明杯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1992
周晓虹“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2
周晓虹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1993
周晓虹“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个人)1994
周晓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1994
周晓虹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中青年奖”(个人)1995
周晓虹宝钢奖教金特等奖(个人)1995
周晓虹南京大学奖教金特等奖(个人)1995
周晓虹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8
周晓虹《社会学研究》10周年优秀论文奖(个人)1998
周晓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个人)1998
周晓虹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个人)1999
周晓虹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排名第一)2000
周晓虹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2000
周晓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个人)2001-2005
周晓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个人)2003
周晓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3
周晓虹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2003
周晓虹“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5);同时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5)2004
周晓虹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个人)2004
周晓虹《社会心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5)2004
周晓虹入选江苏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个人)2005
周晓虹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个人)2007
周晓虹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7
周晓虹“国家级教学名师”2009
周晓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10
周晓虹入选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心理学》教材编写第一首席专家2010
周晓虹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
朱力全国计划单例市党报理论副刊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1993
朱力全国副省级报刊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个人)1994
朱力全国报纸理论宣传优秀文章一等奖(个人)1995
朱力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个人)1995
朱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1998
朱力全国报纸理论宣传优秀论文二等奖,并获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1998
朱力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个人)1999
朱力南京大学教学一等奖(个人)1999
朱力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2000
朱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3
朱力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3
朱力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2005
朱力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个人)2005
朱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7
朱力慈善事业的社会促进机制,民政部优秀论文二等奖2009
朱力中外移民社会适应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

搜索